亚洲开发银行研习团到国家粳稻中心交流
亚洲开发银行研习团到国家粳稻中心交流
——构建绿色优质粳稻产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024年12月13日,来自亚洲开发银行及蒙古国、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等国家的代表,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与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专家的陪同下,莅临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深入访问与交流。中心副主任东丽博士、科研部部长朱崴、研学部部长蔡卓等领导接待,展现了中心的热情与重视。亚洲开发银行始终秉持着推动高质量、绿色、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崇高理念,不仅深切关怀全球粮食安全,更密切关注农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中的关键角色。国家粳稻中心,作为中国北方优质粳稻品种选育与种子生产的重要基地,始终走在探索高质量、绿色、可持续农业产业链的前沿。双方围绕绿色优质粳稻品种的选育与应用,深入探讨了其在保障绿色优质粮食供应、提升农业产业整体效益方面的深远意义。
代表们的首站访问是国家粳稻中心的科普馆,这里生动展现了中国水稻发展的辉煌历程、文化的更迭变迁、代表性育种家的卓越贡献以及现代水稻产业的蓬勃模式。研学部部长蔡卓详细阐述了中心在中小学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国家粳稻中心科普展厅的建立,旨在点燃孩子们对水稻科学的热情,让他们在这里学习水稻知识,探索农业科技,通过亲身实践水稻育种、种植、加工及烹饪等过程,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随后,代表们踏入了国家粳稻中心的种质资源库,科研部部长朱崴介绍了种质资源作为绿色优质品种选育坚实基石的重要性。国家粳稻中心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搜集、鉴定并保存了众多优质、高产、多抗及特殊用途的水稻种质资源,同时秉持开放共享的原则,为全球育种事业贡献力量。紧接着,代表们走进了分子育种实验室、种子检验检测实验室及大米品质检测实验室。农艺师王旭红生动地展示了分子育种技术的神奇魅力,这项技术能够迅速而精准地辅助目标基因的导入,极大地提升了育种效率。她还介绍了大米品质鉴定的全过程,让代表们了解大米背后蕴含的科技。
在会议室,代表们聆听了题为《绿色粳稻品种的选育与应用》的精彩报告,了解到通过中心绿色优质品种及节水栽培的配套应用,在节约农业用水、降低种植成本、实现水稻产业提质增效所取得的成效。巴基斯坦、蒙古国、越南等国家的代表与中心专家就水稻产量提升、品质优化、寒带粳稻推广及热带粳稻开发等前沿技术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
访问的尾声,代表们在中心精心准备的大米美食品鉴活动中流连忘返。天隆优619、小站香1号、津特6等优质品种精心烹制的纯米饭、米乳、饭团、米糕、米咖啡等美食,让代表们赞不绝口,真正体会到了“美食无国界”的深刻内涵。
展望未来,国家粳稻中心将继续矢志不渝地投身于绿色、优质粳稻品种的培育与推广事业中。我们将深入挖掘品种的生物学潜能,不断提升大米的品质与产量,增强品种的抗病虫害能力,提高农业生产应对极端天气的韧性。这是一场漫长而艰辛的征程,但我们将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持续提升农业产业的经济价值,减轻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担。这是一份光荣而神圣的使命,我们将携手并进,共创辉煌!